之前這一段有貼在IG的動態上,但還是有朋友沒有IG吧?所以也要在這裡更新一下近況。
很俗氣地要來回顧一下2019年。
延續2018年換了工作軌道,從原本的轟隆隆的蒸汽慢車跳上了高鐵,生活就快轉起來。以前不知道什麼叫事情沒做完,現在則是一定做不完;以前有好多時間享受獨處與低調,現在卻是人前人後地穿梭遊走;以往只需把學生教好就可以了,現在則是必須處處協調。
連帶影響的是與人的互動方式。因為做的事影響層面大,益發覺得若不低下頭彎著腰,事情越不可能做好。尤其是大家眼睛都盯著瞧,如果稍有不妥,態度好強一點,馬上耳語就傳開來。聽得到的還好,有錯就改,但暗箭中傷的也不是沒有。
活得如此左右為難是自找的啊。然而我深知歡喜做甘願受的道理,因此這些無可名狀的委屈也只能往樹洞裡傾倒,而勇於學習一所學校運作背後的機制。
之所以可以這麼吞忍,實在是因為我一直是個好奇心很重的人,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物,我都有興趣知道甚至學習。而且我也有一個優點,那就是若是值得投注的能力養成,我會花很長的時間磨練它,直到我駕輕就熟後,再尋找下一個值得我花時間的目標。
氣質上也轉換不少。根據許多同事的說法,以前當導師的時候穿著比較隨性(但不隨便)灑脫,而現在則比較「優雅」(?)一點。我本來就是個比較敏感的人,這幾年年紀越見成熟後,對於材質、顏色搭配上也更能駕馭,也知道自己適合喜歡的風格。所以若有畢業生回來找我,可能會很驚訝於老師的轉變才是。
今年旅行運也很旺,公差私旅算了算加起來出國門有8次之多,是原本身為一個老師決不可能的的事。公差多半都以參訪學校或者受訓為主,的確有眼界大開的驚喜感。這也呼應上面說到的,我是個好奇寶寶,對自己不知道的事,我熱愛的很。
總之,2019是個轉變的一年,工作性質的轉換、個性上的轉換、氣質上的轉換、心態上的轉換⋯。我曾說,旅行就是走出舒適圈,探索自己的能與不能。今年我將之運用在生活及工作上,挑戰自己的能與不能。